黃櫨
黃櫨(Cotinus coggygria Scop.)屬于漆樹科(Anacardiaceae)黃櫨屬[Cotinus(Tourn)Mill]落葉灌木植物,別名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黃櫨柴、黃櫨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
黃櫨在園林綠化中屬于秋色葉樹,秋色葉樹景觀在園林里是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觀。黃櫨樹冠渾圓,樹姿優美,莖、葉、花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特別是深秋葉片經霜變紅色時,色彩鮮艷,美麗壯觀;其果形別致,成熟果實色鮮紅、艷麗奪目。另外在春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如粉紅色羽毛狀搖曳在枝頭似云似霧,秋季紅葉似火、鮮艷奪目,因此作為極具觀賞價值的園林樹種。
黃櫨在園林造景中最適合城市大型公園、天然公園、半山坡上、山地風景區內群植成林,可以單純成林,也可與其他紅葉或黃葉樹種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現群體景觀。黃櫨同樣還可以應用在城市街頭綠地,單位專用綠地、居住區綠地以及庭園中,宜孤植或叢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側、常綠樹樹叢前或單株混植于其他樹叢間以及常綠樹群邊緣,從而體現其個體美和色彩美。黃櫨夏季可賞紫煙,秋季能觀紅葉,這些特點,可以極大的豐富園林景觀的色彩,形成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
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圓形,高可達3~5m,木質部黃色,樹汁有異味;單葉互生,葉片全緣或具齒,葉柄細,無托葉,葉倒卵形或卵圓形。圓錐花序疏松、頂生,花小、雜性,僅少數發育;不育花的花?;ê笊扉L,被羽狀長柔毛,宿存;苞片披針形,早落;花萼5裂,宿存,裂片披針形:花瓣5枚,長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度為花萼大小的2倍;雄蕊5枚,著生于環狀花盤的下部,花藥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型,偏斜,1室1胚珠;花柱3枚,分離,側生而短,柱頭小而退化。核果小,干燥,腎形扁平,綠色,側面中部具殘存花柱;外果皮薄,具脈紋,不開裂;內果皮角質;種子腎形,無胚乳?;ㄆ?~6月,果期7~8月。
生長習性
黃櫨性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干旱瘠薄和堿性土壤,不耐水濕,宜植于土層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快,根系發達,萌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秋季當晝夜溫差大于10℃時,葉色變紅。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6~7月果實成熟變為黃褐色時,選擇結果早、品質優良的健壯母樹及時采收種子,將種子采集后風干,去雜,過篩,精選,晾干,存放到干燥陰涼處備用。幼苗抗寒力較差,入冬前需覆蓋樹葉和草秸防寒。也可在采種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種。播種時間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宜。在育苗期間,要加強對白粉病、枯萎病的防治。
分株繁殖:春季發芽前,選樹干外圍生長好的根蘗苗,連須根掘起,選擇地勢較高,灌溉方便,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育苗地栽入育苗,然后定植。
扦插繁殖:春季用硬枝插,需搭塑料拱棚,保溫保濕。生長季節在噴霧條件下,用帶葉嫩枝插,用400~500ppm吲哚丁酸處理剪口,3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停止噴霧,待須根生長時移栽。一般在春季發芽前移栽為宜。生長季節追施有機肥2~3次,促苗健壯生長。
1、栽種與用盆:
黃櫨常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栽種,如是新掘取的樹樁,應用素沙土植于瓦盆中“養坯”;如是翻盆,應把盆中舊土去掉一半,換上新土。黃櫨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腐殖土為主,加適量沙土調勻后即可使用。黃櫨葉片春夏碧綠而深秋變紅,用盆之色澤以和紅、綠色相協調的紫砂盆為好。盆之形狀視樹形而定,直干式常用圓形或方形盆,斜干式及曲干式宜用長方形或橢圓形中等深度的盆缽。
2、養護管理:
(1)場地。盆栽黃櫨,在生長季節,應置于向陽通風處。在炎熱的夏季,應置于半陰處。冬季應移入低溫室內。
(2)澆水。給盆栽黃櫨澆水時,要做到見干見濕,盆內不要積水,只要土壤濕潤就可不澆。在天氣炎熱時,應經常向地面灑水,以保持黃櫨盆景周圍的小氣候有一定濕度。
(3)施肥。黃櫨不宜用大肥,肥多會使枝條陡長,葉片變大,影響美觀。除栽種時施些基肥外,春末、初秋各施一次腐熟的有機液肥即可。
(4)整形。黃櫨生長較快,春季發芽修剪一次,剪除過密枝條和影響造型的枝條,有的枝條要進行適當蟠扎,使枝葉有疏有密,疏密得當,如枝葉過密,就會影響觀賞枝干的優美形態。
(5)防病蟲害。黃櫨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和毛蟲,應及時防治。
病蟲防治
1、蚜蟲:危害葉片、嫩莖、花蕾和頂芽,造成葉片皺縮,卷曲,蟲癭以致脫落,嚴重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樹皮及剪除受害枝條,消滅越冬蟲卵;蚜蟲大量發生時,可噴40%氧化樂果、5~8月每15天噴一次樂果、50%馬拉硫磷乳劑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噴魚藤精1000~2000倍液。
2、黃櫨立枯?。涸斐筛炕蚋i部皮層腐爛,嚴重時造成病苗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清潔庭園衛生,及時處理病株,噴灑50%的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噴1:1:12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
3、白粉?。撼跗谌~片出現針頭狀白色粉點,逐漸擴大成污白色圓形斑,病斑周圍呈放射狀,至后期病斑連成片,嚴重時整葉布滿厚厚一層白粉,全樹大多數葉片為白粉覆蓋。秋末正常葉片變為紅色時,被白粉覆蓋的病葉仍為暗綠色或黃色,并在白粉層上出現黑色小粒點。受白粉病危害的葉片組織褪綠,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使病葉提早脫落,不僅影響樹勢,還嚴重地影響觀賞。病榮還侵染嫩梢。8月底9月初,在葉片的白粉中出現小顆粒狀物。初為黃色,顏色逐漸加深,最后變為黑褐色,為病菌的繁殖體,內含供傳播和浸染的大量孢子。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秋季徹底清除落葉,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銷毀或運離病區,地面噴撒硫磺粉,以消滅越冬病原。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際周圍的分蘗小枝,能減輕或延緩病害發生。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次20%粉銹寧800~1000倍液,有效期可達2個月;或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數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5~22.5千克/公頃),黃櫨發芽前在樹冠上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
4、黃櫨枯萎?。菏窍闵郊t葉的重要病害,輕者嚴重影響紅葉景觀,重者很快死亡。感病葉部表現為2種萎蔫類型:
(1)黃色萎蔫型:感病葉片自葉緣起葉肉變黃,逐漸向內發展至大部或全葉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部分或大部分葉片脫落。
(2)綠色萎蔫型:發病初期,感病葉表現失水狀萎蔫,自葉緣向里逐漸干并卷曲,但不失綠,不落葉,2周后變焦枯,葉柄皮下可見黃褐色病線。根、枝橫切面上邊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條紋。剝皮后可見褐色病線,重病枝條皮下水漬狀?;ㄐ蛭?、干縮,花梗皮下可見褐色病線。種皮變黑。發生不易防止病原菌是植物土傳病菌,通過健康植物的根與先前受侵染的殘體的接觸傳播,在土壤中的病體上存活至少2年。病原菌可直接從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過傷口侵入。病害發展速度及嚴重程度,與黃櫨主要根系分布層中的病原菌數量呈正相關。種植在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的樹木以及邊材含水量低的樹木,萎蔫程度和邊材變色的量都有所增加。過量的氮會加重病害,而增施鉀肥可緩解病情。
防治方法:
(1)挖除重病株并燒毀,以減少侵染源。
(2)栽植抗病品種。
(3)用土壤熏蒸劑處理土壤后再栽植黃櫨。
5、綴葉叢螟:屬于食葉性害蟲危害危害黃櫨的主要蟲害之一。葉片被取食形成缺刻、焦黃,嚴重時葉片幾乎光禿,樹冠上僅剩絲網、葉表皮和碎片。不但使苗木種植成活率下降,影響黃櫨正常生長,更會使秋季的紅葉觀賞效果明顯降低。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于綴葉叢螟幼蟲危害時期(7~8月)加強蟲害巡查預報,利用幼蟲喜聚集在黃櫨樹冠下外圍向陽處枝條和葉片上結網取食的特點,及時剪除綴巢,消除蟲源。同樣也可利用綴葉叢螟老熟幼蟲下樹作繭越冬的特點,挖蟲繭減少越冬幼蟲。
(2)物理防治:利用綴葉叢螟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在成蟲羽化盛期即6月底至7月初于林間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
(3)生物防治:保護利用綴葉叢螟的天敵,蛹期可利用真菌寄生,卵期天敵有螳螂類、瓢蟲類、螞蟻類。幼蟲寄生性天敵有繭蜂類、姬蜂類等多種,捕食性天敵有山雀、麻雀、灰喜鵲、畫眉、黃鸝、白頭翁等多種益鳥。施用生物制劑白僵菌防治不同蟲齡幼蟲。
(4)化學防治:利用綴葉叢螟幼蟲危害期主要特點檢查樹冠上部和外圍的蟲巢和葉片上出現的被啃食成灰白色半透明的網狀斑同,于此時期(7月中下旬)進行藥劑防治效果最佳??捎?%高滲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聚酯水乳劑1000倍液或20%除蟲脲水劑800倍液,或25%滅幼脲乳油800倍液防治,防治效果較好,且均無藥害發生。也可利用老熟幼蟲下樹越冬的習性,于9月初在黃櫨樹干上設置藥環帶,阻隔其下樹越冬,從而降低翌年的蟲口數量。
參考資料:
[1] 董東平,姜罡丞 - 《湖北農業科學》:大鴻寨山野生黃櫨生態學特性及應用 - 《湖北農業科學》編輯部 . 3031.
[2]葛瑾;顏蓉;宋立洲;田呈明;;黃櫨枯萎病的綜合防治策略[J];中國城市林業;2007年03期
[3]原民龍;紅葉黃櫨的播種繁殖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05年04期
[4]王威;鄭小賢;梁雨;劉姍;楊馥寧;;北京八達嶺林場黃櫨風景林空間結構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8年02期